新湖南客户端12月7日讯(通讯员 李维恒 陈浩)近年来,双峰县紧紧围绕14497名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增收工作目标,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工作落实,搬迁户劳动人口就业率达100%。县财政拿出1900万元建立房屋维修和应急处置基金,设立专账,专款专用,推动落实房屋后续质量安全维护。落实好结对帮扶,召开“屋场会”等形式,搭建好搬迁群众与政府间的桥梁,及时解决增收就业创业中的急事难事和烦心事。2023年,通过强技能、筑平台、兴产业,多措并举,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高于”目标,全年预计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速达15%。
强技能,培训有度。全年投入52.59万元,有针对性地开展电(焊)工、厨师、育婴师、美容师等搬迁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已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搬迁劳动力237人次,155人通过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同时,积极跟踪做好就业服务,坚持半月回访、按月调度务工、就业情况,及时在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信息网中更新,织牢监测防护网。
筑平台,帮扶有方。把“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引导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在符合条件的安置点配套建设帮扶车间,全县已实现帮扶车间“全覆盖”。全县新建帮扶车间15个,1151人稳定就业,每年产生收益300多万元,税收180多万元。井字镇引进娄底博洋包装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莲花山安置点建设帮扶车间,151名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杏子铺镇引进凤英手袋厂,利用建成的安置点门面改造成帮扶车间,58名搬迁群众已在“楼上居住、楼下务工”新模式中实现自身价值。开通免费法律援助热线,借助省内外维权救助中心、律师服务站等,为搬迁群众提供务工维权、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后续服务。目前,已帮助外出搬迁群众化解纠纷12件,涉及资金48万余元。
兴产业,效益有力。近五年来,全县累计争取省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就业扶持项目奖补资金1225万元,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帮扶项目117个,帮助1223人就近就业。县财政拨款300万元建立易地搬迁后续发展扶持基金,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与产业振兴结合起来,在推进“七个一”工程中落实好产业帮扶政策,帮助搬迁群众就地发展产业。进一步加强光伏、风电后续管护,搬迁户风电劳务带贫收益户均6000元以上。在安置点建成的一楼门面和扶贫市场,通过减免租金、提供摊位、信贷支持、奖励补贴等措施,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青树坪镇拓展电商优势,助推致富增收,125名搬迁对象不出门就能把家中的“青树坪淮山”卖给全国的消费者。甘棠镇由家具厂提供藤椅加工原材料,送货上门交由搬迁户加工,按每条35元的加工费回收,仅此一项带动65户115人在家就业增收,做到管家、赚钱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