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高质量发展① | 株洲高新区“二分法”破题 市场化破局

发布日期:2024-07-11 11:19

编者按

产业园区是全省经济建设的发动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就深化产业园区管理制度改革作出部署,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强调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园区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推动全省园区高质量发展。打好园区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加快推进“五好”园区创建,成为全省园区的共同目标和一致行动。从今天起,“湖南发改”公众号将开设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带您走近改革创新持续深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园区一线,感受湖湘精神书写的奋斗史诗!

近年来,株洲高新区积极探索园区管理运营新模式,大力推行“管运分离”改革,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2024年1-5月,株洲高新区进出口总额完成56.84亿元,同比增长45%;新开工重大项目35个(1-4月),为全省园区最多。

一、“二分法”破题,探索改革运营新路径

坚持“以园区立足、伴产业而兴、靠经营做强”的核心理念,用“两分法”探索改革运营新路径。一是管委会与公司职责“两分”。自株洲高新区2022年体制机制改革以来,管委会聚焦产业发展、项目管理、企业服务等职能,全面剥离社会事务,谋全局、定方向、优环境;平台公司聚焦产业投资、开发建设、资产运营等专业化服务事项,抓业务、搞经营、增利润。二是平台公司业务定位“两分”。根据功能定位和业务类型分类施策,将商业类与成本类子公司“两分”,根据商业类子公司市场化程度,将竞争类与功能类子公司“两分”,进行不同程度授权,完善业绩考核制度。

二、市场化转型,激发园区发展新动能

坚持“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第三方专业运营”并腿走,加速市场化运营改革。一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行扁平化管理,中层管理人员压减46%,员工数量压减35%;完善工效挂钩薪酬体系,建立健全以业绩为导向的超额利润分享、项目经理责任制、跟投制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二是不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聚焦园区开发、产业投资、新能源投资等板块,全面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如汽车园公司二手车出口业务由177万元增长至1.03亿元;建设公司外部业务由383万元增长至2.18亿元;高新能源投资公司顺应形势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仅成立半年多已累计实施光储、电力综合服务等项目55个,计划2024年总投资2.3亿元。三是积极探索专业化运营。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园区建设、招商、运营、服务,利用大汉惠普、阿里云、中南集团等专业运营商资源优势,开展委托运营和股权合作,以市场化方式建设“园中园”。

三、多元化融资,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

摆脱路径依赖,以建立“1+2”株洲高新区基金管理制度体系为指引,探索创新融资方式。一是用好产业基金。通过基金投资、股权直投等方式撬动一批社会资本,建立覆盖“高新区引导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成长期基金+并购基金”全领域,投资基金共计22只,基金总规模达213亿元,目前已投资的项目中,上市企业3个、拟上市公司21个、专精特新企业64家。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产业更新升级项目”获得国开行授信40亿元;高位推进公募REITs项目,推动平台公司由“投资—建设—运营”供应商向“项目孵化+REITs上市+资产管理”的闭环式服务供应商转型。



园区高质量发展① | 株洲高新区“二分法”破题 市场化破局

33352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