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看湖南② | 邵东杨桥村:以工代赈重在促农增收

发布日期:2024-07-18 09:20

编者按

以工代赈绘新景、助农强村谱新篇。湖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以工代赈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领域、创新模式、扩大规模,带动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从7月4日起,“湖南发改”公众号开设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带您走进以工代赈项目第一现场,感受以工代赈政策催生的浓浓夏日激情,畅游湖南乡村振兴新画卷。

夏日时节,邵东市杨桥镇杨桥村水利建设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20余名施工人员正在整理塘基、搬运石头、挑运砂浆、砌筑挡墙,炎炎烈日抵不住大家埋头苦干的激情。

据了解,杨桥村的水利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于今年6月21日开工,总投资510万元,拟改造9座骨干山塘、3座河坝、2条长1500米渠道。为管好用好项目资金,该村由村民代表通过“四议两公开”的程序,选举出村级项目建设理事会对项目全权负责。村民自主开展项目建设和管理,项目完成后将至少有160多万元劳务报酬发放给参与项目建设的村民,既能有效激发民众主动参与公益建设的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又能大幅改善杨桥村水利条件、提升群众农业生产积极性,是为群众谋福利的民生实事。

杨桥村本地劳动力较为充裕,但原有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该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杨桥村村支两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组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公示后,初步确定该建设项目,并经邵东市发改局批复可研等一系列程序后,成功申报湖南省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工代赈示范项目,至此,杨桥村群众心心念念的水利建设项目终于有了盼头,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杨桥村积极组织村民代表大会、院落会学习传达以工代赈政策要求,按照“务工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以工代赈政策内涵,坚持“多用人工、多用当地民众”标准,大力推行村民自建自管,广大群众自建积极性空前高涨。

杨桥村通过入户走访、开院落会等方式摸排工程方面专业人才,对适龄劳动力的特长、岗位需求、身体状况等进行全面登记汇总,建立村级劳动力台账,并及时发布项目用工公告,在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体和就业困难群众的同时,挑选一批有劳动能力、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参与项目建设。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主要工种工资标准,由理事会专人负责实时考勤,一天两次,月底统计公示;在此基础上,务工工资按月通过银行卡打卡发放。目前,该项目已组织92名农村劳动力务工,计划发放劳动报酬不低于160万元,促进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切实发挥了“赈”的实效。



以工代赈看湖南② | 邵东杨桥村:以工代赈重在促农增收

3335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