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③ | 益阳市以四举措为抓手 推动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2024-07-23 11:27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发展改革委的精心指导下,益阳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的要求,多措并举、主动作为,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员”,力促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2023年,益阳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598.79亿元,增长2.8%,占GDP比重的74.8%。民间投资有力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20241-6月,益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4%,比全省平均增速高8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二;其中民间投资增速27.5%,较去年同期高15.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67.7%,较去年同期高10.2个百分点。

一、以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围绕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通堵点、克难点、消痛点,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合力。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出台2024年全市“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益阳市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方案》“链长到一线”大抓落实活动实施方案》等,协调解决民间投资项目和民营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常态化开展“送解优”。印发《益阳市2024年常态长效“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助企纾困行动实施方案》,探索问题“收集、交办、督办、反馈、回访”全过程闭环管理。三是规范涉企收费。对涉企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四是优化准入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隐性壁垒破除协调机制。五是建设信用体系。成立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专班,今年已修复行政处罚信息144条。六是开展政策解读。组织银城会客厅等活动,上线益阳市企业政策服务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家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形势预期。

二、以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为抓手,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内生动力

围绕推动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对注重科技创新的民营企业给予奖励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一是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二是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对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年度排名前五的规模工业企业给予奖励,并优先安排科技计划项目。三是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出台《益阳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进一步完善企业梯度培育库。四是建立科技型企业链式培育机制开通企业科技服务专线,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主体规模,我市技型中小企业连续3年翻番,高新技术企业连续3年净增破百

三、以夯实要素保障体系为抓手,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信心

围绕民营企业的要素保障问题综合施策,一步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热情。一是完善民营企业引才引智服务机制。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落实人才新政25条、支持重点产业人才20条等人才政策,鼓励各县市区针对细分特色优势领域出台政策,形成引才政策叠加效应。二是优化民营企业融资机制。出台《2024我帮企业找资金行动工作方案》,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开展产业链金融业务。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产融合作白名单机制,全市现有100家工业企业列入白名单,有贷率达74%。进一步深化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上半年备案知识价值信用贷款9900万元,为部分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四、以拓宽民营企业外贸渠道为抓手,进一步助力民间投资出海

围绕民营企业“出海”需求主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走出去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一是积极打造开放平台。实施《益阳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培育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二是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建立“县市区商务局+外贸企业”挂钩联系机制,及时协调处置综合通关过程中遇到的“中梗阻”问题。与益阳海关共建“通关零延时”,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与湖南电子口岸共同推进“单一窗口”平台应用三是全力做好助企纾困。对重点外资外贸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企业用好RCEP成员国关税减让政策、原产地累积规则等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③ | 益阳市以四举措为抓手 推动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3336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