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 为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保驾护航的提案》的答复意见: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2015年以来,我们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湖南实际,围绕构建“3533”框架体系的奋斗目标(即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平台网站统一规划、数据归集统一标准等“三统一”为工作导向,以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等“五类主体”为工作对象,按照制度为核心、数据为基础、平台为抓手、应用为关键、行业为支撑的工作思路,推广基于政务信用信息资源清单、信用数据报送清单、信用产品应用清单等“三清单”,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等“三个阶段”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四大领域,着力抓牵头、抓协调、抓促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信用建设的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平台网站建成运行、联合奖惩机制逐步完善、应用场景逐步拓展;国家发改委2017、2018年连续两年致函省人民政府,感谢湖南为信用建设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效。
信用联合奖惩工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们以打造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为目标,着力在体制机制、信息系统、重点领域、信用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抓信用联合奖惩的体制机制建设。我们以《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为蓝图,出台了一系列信用联合奖惩的政策文件。一是高位推动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7〕5号),明确到2017年-2020年全面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工作目标,提出了夯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基础、健全褒扬和激励诚信行为机制、健全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机制、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等4个方面重点任务。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有序推进。二是不断拓展信用联合奖惩领域覆盖面。截止2020年5月底,我们已联合税务、医疗、慈善、环保、食品、安全、公共资源交易等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46个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并梳理了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合惩戒清单,明确了信用联合奖惩的措施、法律及政策依据、实施主体和责任。三是持续推进我省信用立法工作。《湖南省社会信用管理办法》分别于2018年、2019年被列入省政府规章调研计划。2020年2月,省政府印发的“2020年立法计划”明确将该《办法》纳入2020年省政府规章出台项目,这将为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二、抓信用联合奖惩的信息系统搭建。一是建成“一库一网一平台”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上通国家、下联市州、横贯省直、覆盖县区”。“一库”,即信用信息共享数据库,这是汇集主体信用信息的“蓄水池”。目前,数据库归集各类信用信息5亿条,成为实施信用管理的基础支撑。“一网”,即“信用湖南”网,这是沟通社情民意的“总窗口”。目前,网站累计访问量近2.5亿人次,日均访问量15万人次,成为获取主体信用状况的权威渠道。“一平台”,即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这是促成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的“总枢纽”。目前,平台与全部省直成员单位、14个市州实现数据交换,与全省人口数据库建立起核查和叠加机制,与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长沙高开区等单位实时共享。信用评价、联合奖惩的基础支撑得以夯实。2019年以来,先后开发上线新版“双公示”报送系统、成功实现信用信息系统与全省自然人信息大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当前我们正在建设全省实时化、智能化的信用联合奖惩系统,预计7月上线运行。二是建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现“一户一码、唯一识别”。截止2020年3月底,全省358万存量主体统一代码转换全面完成,2016年来321万新增主体赋码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多部门努力和协调配合,全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控制在1‰以内,统一信用代码制度工作进展整体居全国前列。信用管理、多证合一的基础支撑得以夯实。三是建成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机制,实现“失信越严重,修复成本越高”。采取纠失信、做承诺、搞培训、入监管、受辅导、行公益等方式,对不同类别失信主体,给予不同的修复方式,形成与其失信程度相匹配的修复成本,主体信用权益保护、信用环境优化的基础支撑全面夯实。
三、抓重点领域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建设。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行业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的试点,为构建全省信用联合奖惩新机制探索新思路、积累宝贵经验。省交通运输厅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程序规定》等政策文件为准绳,依托本行业信用数据交换平台和信用交通(湖南)网站,强化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对建设市场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进行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建立道路运输领域从业人员“黑名单”,搭建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运行制度框架。目前,已29家交通运输领域的失信企业被列入“黑名单”、3批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当事人名单在“信用湖南”网站进行公示,初步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格局。省市场监管局在市场监管领域充分运用和挖掘政务信用信息资源,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采取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用公正监管管出了公平,用精准监管管出了效率,用透明监管管出了活力。长沙、湘潭、岳阳、永州、郴州等市州也制定了本地或区域性联合奖惩制度及配套红黑名单制度。截止2020年5月,已有2万多个被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在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评先评优、公共资源交易等事项中被拦截。
四、抓信用联合奖惩的信用产品应用。一是创造性开展联合奖惩。构建信用联合激励机制,“信易贷”、“信易游”、“信用借”等一批应用场景落地。湘潭市基于百度地图,对旅游企业及商户信用状况进行标注,游客通过“信用湘潭”公众号即可获知企业主体信息、信用等级、消费评价等,还可进行实名评分、意见反馈。目前,发布诚信“红黑榜”70条、信用风险预警28条,有效为游客提供了“吃住行游购娱”全过程信用服务。“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活动全面扩围、扩量,省级层面合作银行扩大到20家,“以信授信”信贷产品超过20种。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拓展信用惩戒广度和深度。在司法、环保、税务等21个领域公布严重失信企业和个人信息36万条。以此为基础,在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科研管理等领域实行一票否决。今年来,仅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就对12个严重失信主体实行了一票否决。二是创造性推进专项治理。以政务诚信、个人诚信、电子商务等领域信用建设文件出台为契机,探索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纳入专项整治的127家失信政府机构有124家履行了法定义务,履行率为97.6%;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治理稳步推进,纳入治理范围的7家国有企业15件或者履行了义务或者制定了明确计划。全省政务诚信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电子商务、涉金融领域诚信水平稳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建立健全信用联合奖惩制度上,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信用立法,力争早日出台《湖南省社会信用管理办法》,为信用联合奖惩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二是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认真开展信用联合奖惩研究,在《湖南省社会信用管理办法》出台后,启动研究制定《湖南省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信用联合奖惩的认定依据、标准、程序、异议申诉和退出机制。三是按照国家、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和重点关注名单。四是加快全省信用联合奖惩系统建设,依法依规进一步完善联合奖惩措施清单,推动各相关行业部门全面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清单,确保信用联合奖惩措施落地见效。五是深入推进奖惩联动机制,扩大社会行业联合奖惩领域,稳步实现社会各行业信用联合奖惩全覆盖,形成多元共治的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六是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全社会守信意识,营造良好诚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