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101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9-14 11:40

加快推进我省污水资源化利用,助力湘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答复

近年来,按照国家关于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部署,我省全面启动城市污水提质增效工作,先后组织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县以上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攻坚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指导各地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省县以上城市共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167座,总处理规模1067.6万吨/日。

一、关于加快推动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一是实施专项行动。2019年以来,省组织开展了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资金支持,推动各地建设了一批再生水利用设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如长沙洋湖再生水厂再生水利用量达4612.8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城市杂用、施工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二是推进试点示范。积极争取株洲市纳入国家首批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韶山市、岳阳县、洪江市纳入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市县,常德市、郴州市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改造,城市生态景观、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和建筑施工等优先使用再生水提升雨水和再生水利用水平。三是全面统筹布局。2022,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进行系统布局,要求县以上城市因地制宜推进再生水利用,着力提高长株潭城市群、节水型城市及干旱走廊城市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四是保障达标排放。落实《湖南省枯水期水生态环境管理强化措施(试行)》,对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等级评价,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确保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厂基本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二、关于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和循环利用。一是推动工业领域用水效率提升。持续推动工业节水减排,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将城市生活污水、再生水作为工业主要水源,减少企业新水取用量,缓解城市污水处理压力。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制定了《湖南省节水型(节水标杆)企业、园区评价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开展节水型企业、园区遴选工作。下一步,将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企业、园区纳入国家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二是污染防治监测管理。2022年,印发了《关于压实园区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的通知》,要求园区管委会要建立监管工作机制,负责园区污染防治自动监控管理,实时掌握园区企业安装、联网、运维自动监控系统情况。生态环境部门对未开展自行监测或自行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信息,依法依规纳入环境信用等级评价。目前,已对2021年度、2022年度全省产业园区环保信用进行评价,并在网上公开环保诚信园区、合格园区、风险园区名单。三是积极推行第三方治理。为贯彻落实国家推进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部署,全面提升园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水平,我省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湖南省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保服务规范》,推进园区第三方治理工作全覆盖。目前,全省产业园区基本实现了第三方治理全覆盖洪江高新区、汨罗高新区、攸县高新区、湘乡经开区、津市高新区纳入园区污染第三方治理国家试点,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三、关于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体制机制。一是推进制定条例。2019年,我省发布了《湖南省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分行业对节约用水作出具体规定。制定了《湖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T 1546-201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 1665-2019),规定了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监测、实施与监督等要求。二是健全价格机制。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乡镇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和征收管理制度的通知》(湘发改价费〔202029号)等规定要根据污水处理成本监审情况建立乡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依法制定乡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目前,全省1206个乡镇出台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根据今年3月印发的《湖南省定价目录》,再生水价格不属于政府定价范围,为市场调节价。三是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支持行业优势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持航天凯天水务公司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建设村镇污水处理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将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进一步吸收委员建议,在政策研究、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强对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全面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推动循环低碳发展。

                                                                          2023年68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1015号提案的答复

2948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