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岳阳加快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议》的答复:
一、支持岳阳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岳阳区位优势独特,产业特色明显,形成了现代石化、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等特色产业,是我省重要的制造业板块之一。制造强省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紧扣全省“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大力提升岳阳市省域副中心支撑能力。岳阳市用好用足通江达海优势,依托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等开放平台,以石油化工、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导,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层级。岳阳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被列入2023年省政府确定的十大产业项目建设,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已建立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推进工作专班机制,将加快完成各项行政审批事项,为岳阳市现代石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目前正积极向国家部委争取尽快将岳阳乙烯项目由备选项目纳入规划项目。
二、支持岳阳充分发挥口岸优势。一是支持岳阳发挥口岸优势打造全省航运物流枢纽。目前,我省打造了五大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其中,东向以岳阳为集结中心,发挥城陵矶港口的一类口岸作用和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以江海联运的方式,把货物从湖南及中部地区运送到长三角港口群出海。为推动以岳阳为集结中心的东向国际贸易通道建设,2020年,省政府下发《关于城陵矶口岸航运物流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湘府阅〔2020〕77号),商务、发改每年分别安排3000万元用于支持打造全省航运物流枢纽,重点用于直航、接力航线及近海直航。但是,岳阳在近年来的资金使用方向上,用于国际航线拓展比重较小,未实现省直部门切块资金用于支持岳阳“向海发展”的初衷。下一步,省商务厅将继续支持岳阳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及查验设施建设,提高口岸保障能力;进一步督促岳阳调整资金重点支持方向,切实发挥城陵矶港口的一类口岸作用,做大做强直航、接力航线及近海直航,突出临港经济发展的核心定位,全力做大水运主业;支持岳阳与长沙按接续模式开通中欧班列,协调长沙充分保障岳阳本地企业对运输舱位的需求,并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与长沙企业保持一致。二是支持岳阳加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的基础性研究。海关总署《非口岸区域和限制性口岸临时开放管理办法(暂行)》第二条指出:临时开放是指,在国家对外国人开放地区的非开放港口、水域、机场、陆路边境,经批准允许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在一定期限内出入境,以及限制性水运口岸、航空口岸、陆路边境口岸,在一定期限内突破限制性条件出入境。《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严格控制非枢纽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开放,鼓励和推动其他城市向枢纽口岸集聚实现进出境功能。目前我省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的只有常德机场。建议岳阳市进一步加强岳阳航空口岸临时开放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条件成熟时再按相关政策要求申报,省商务厅(省口岸办)将按职能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三是支持岳阳城陵矶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省交通运输厅高度关注并积极支持岳阳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高等级航道建设方面,已多次向交通运输部汇报争取提高长江干线岳阳城陵矶至武汉航段通航标准。同时,湘江长沙至城陵矶3000吨级航道建设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计划年内开工。岳阳城陵矶现代化港口群建设方面,岳阳港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配套码头一期工程、岳阳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公用粮油码头工程、岳阳新华联富润石油化工公用码头工程竣工验收,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岳阳港华容港区蒙华铁路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码头一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方面,岳阳港城陵矶松阳湖铁路专线正式运营,通过水公水无缝衔接方式,港区电煤、铁矿石铁水联运同比增长15.69%,保障了省内重点民生物资及钢铁电力等企业原材料运输。四是支持打造城陵矶集装箱拼箱中心。2016年以来,通过集装箱水上穿梭巴士整合船货资源,省内各集装箱港口(长沙港、常德港、衡阳港)进出的集装箱已全部在岳阳港中转至上海等地,岳阳城陵矶港作为我省集装箱水路运输中转港的作用和效应进一步凸显。下一步,将继续支持省内集装箱码头建设和集装箱水上穿梭巴士运营,巩固发展“岳阳城陵矶港为枢纽港,长沙霞凝港、常德盐关港、衡阳松木港为喂给港”的集装箱水路运输模式。五是减免岳阳城陵矶港集装箱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经省政府批准,自2022年9月1日起,我省国际标准集装箱高速公路通行差异化收费政策施行,对进出岳阳市城陵矶港、长沙市霞凝港、怀化市国际陆港的合法装载并安装使用ETC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按其在我省境内通行路段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50%收取车辆通行费。目前,采取国际标准集装箱装运货物方式,经高速公路运输至岳阳城陵矶港并使用ETC结算通行费的集装箱车辆,属于享受高速公路通行费50%优惠政策范围。
三、支持岳阳不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岳阳是我省“十四五”规划中定位为全省“一核两副”中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岳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岳阳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湖南通江达海开放引领区、湘鄂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提出了支持岳阳市加快绿色崛起、打造产业名城、壮大枢纽经济、创建活力之都的21条具体政策措施。《意见》指出,支持岳阳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按照国家政策标准,适时调整行政区域,做大中心城区规模,提高城市能级。2022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将加大长株潭地区经济辐射,加速汨罗、湘阴等沿线城镇人员流动、产业集聚、要素共享、功能整合和市场融通。下一步,我们将协调相关部门,抓好规划、政策的落地落实,支持岳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四、支持洞庭湖区水利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洞庭湖生态修复(生态疏浚)工程前期论证。将岳阳市内湖泊、河道等水域作为重点区域,统筹洞庭湖“湖盆增蓄、四口引流、四水扩卡、内湖水系活水”综合措施,实现防洪、生态、补水、航运综合效益。项目总体工程已完成方案论证,争取分步分区实施,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积极推动洞庭湖生态修复(原疏浚)试点工作,今年4月底已批复试点工程可研。二是紧抓防洪减灾首要任务,完善洞庭湖区堤防工程体系建设。正在实施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将岳阳市华容护城垸、烂泥湖垸(湘阴部分)170.13公里堤防纳入治理范围,工程投资15.39亿元。2023年启动长江湖南段12.685公里崩岸治理,总投资2.5亿元。同步推进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二期工程、长江干流湖南段堤防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将岳阳市湘滨南湖垸、永固垸等重点垸堤防105.4公里,长江干堤142公里及岳阳市城区堤防9.3公里纳入建设范围,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提升岳阳市整体防洪能力。三是紧扣供水补水民生保障,提升生产生活用水条件。2022-2023年,省发展改革委从省预算内资金安排8000万元支持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二期工程,包括华容县护城垸、君山区君山垸等补水工程。省水利厅实施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工程,已完成华洪运河补水工程,投资3.57亿元,引长江水入垸,受益农田31.93万亩、人口38万人;2023年将全面建成华容县护城垸补水工程、君山区君山垸补水工程,2个项目总投资3.81亿元,不断提升区域灌溉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支持实施君山区集中供水工程等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项目投资2.2亿元,巩固提升君山区17.7万人安全饮水保障。四是紧盯生态修复治理,打造和美宜居环境。实施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将岳阳市华容河流域水系连通项目、鹤龙湖水系连通项目、中洲垸水系连通项目纳入,3个项目总投资6.34亿元,项目实施后能有效提升引水排水蓄水效率,促进区域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