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新时代郴州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支持加快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谋划推动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后,我省跟进编制印发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等多个领域的专项实施方案,并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或重点任务清单推进落实,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政策资金支持方面,一是2020—2022年设立了省预算内基建投资“湘赣边区域合作”专项,安排了省级财政资金1.28亿元,支持了示范区48个项目建设。二是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童章舜司长一行对我省株洲市、郴州市湘赣边合作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充分肯定我省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并考虑从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根据中央规定,专项债券应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一一对应至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且项目融资收益平衡。建议相关市县加强优质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做好项目立项审批、初步设计、概算审核和融资平衡方案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省财政将按照专项债券管理有关政策规定,在地方专项债务限额和国家审核通过的储备项目清单内,积极支持前期准备充分、符合专项债券管理要求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项目按程序申报发行专项债券。四是根据国家现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兴永郴赣铁路为规划内普速铁路项目,可有效填补沪昆与广昆通道之间的横向路网空白,对提升路网覆盖范围和质量、促进沿线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兴永郴赣铁路的规划建设,多次赴国家部委单位沟通衔接,但因该项目里程长、投资量大、测算客流量少、预期经济效益较低,而未能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国家铁路建设有关规定,未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项目不得启动建设。下阶段,将在国家有关部委单位的指导下,会同相关省份、广铁集团,就该项目的建设时机、投融资模式、线站位方案等做好统筹研究,争取国家支持适时启动建设。
二、关于支持加速郴州与佛山对口合作并给予政策倾斜
一是选派干部强化支撑。省委人才办印发《深入推进湘赣边区域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赓续红色血脉、做强特色产业、人才引进培养、优化人才环境、建强工作机制方面推进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组织部门一直以来重视接收和选派干部到郴州市任职及挂职工作,通过省委安排来自央企的优秀干部到郴州任职、认真做好“西老革”挂职、全面推进“定点帮扶”挂职、坚持供需对接从省直单位选派干部挂职等渠道,2002年以来,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企业先后选派了73名干部到示范区挂职,2022年已选派6名干部到示范区挂职。通过选派干部挂职,发挥挂职干部作用,整合用好后盾单位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积极协调推动郴州市与佛山市加强干部人才交流,为促进革命老区重点城市振兴发展强化支撑。下一步,组织部门将继续加大从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郴州任职、挂职力度,支持郴州与佛山加强干部人才交流,为郴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指导支持园区发展。省发展改革委于2018年11月函复郴州市人民政府,同意郴州经开区开展调区扩区前期工作。郴州高新区尚未提交扩区申报材料。建议郴州高新区和郴州经开区根据相关规定和程序,统筹考虑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的原则,积极落实亩均税收、节约集约用地、环保和安全基础设施等要求,充分论证扩区可行性和必要性,做好相关前期工作,并按程序报送,省直有关部门将积极指导支持。
三是支持深入开展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郴州市积极主动,在市委市政府推动下,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多领域对口合作。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国家及我省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政策落地落实,在前期指导郴州市与佛山市开展对口合作、推动印发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省级层面将加强协调指导,支持郴佛两市拓宽领域、深化内涵、创新机制开展对口合作,取得合作实效。
四是政策资金统筹支持。2019年以来省直部门投入文化旅游项目资金1.25亿元,支持郴州红色旅游核心景区、服务配套设施提质改造等红色旅游项目,推进红色旅游发展。2022年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9616.55万元支持郴州市开放发展,投向自贸试验区、外贸稳增长、加工贸易、商贸流通、招商引资、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物流体系等领域建设。建议郴州市进一步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掌握省级相关专项资金的申报政策,做好项目前期储备工作,财政部门将按政策积极支持郴州市符合条件的相关项目。
三、关于支持郴州革命老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一是紧密衔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出台了《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湖南片区)总体规划(2020—2035),明确提出依托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汝城“半条被子”故事重点展示园,并已纳入我省“十四五”红色文化旅游重点建设项目。2021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8000万元,支持了汝城县长征文化展示园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沙洲历史街巷修缮保护及附属设施等建设,文化展示传承馆正在进行展陈施工。建议郴州市及汝城县认真做好发展规划,结合实际编制建设项目储备清单,深化前期工作。下一步将加强指导和对口联系,积极支持沙洲村创建5A级景区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时,以举办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或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为契机,加快推进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建设,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互促,塑造“湘赣红”红色文化品牌,同时积极支持郴州革命老区更好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二是“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2021年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下一步,宣传部门将指导郴州市及汝城县对“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进行改陈布展,进一步规范沙洲村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新的展陈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三个历史决议,聚焦“半条被子”这一主题,深挖“半条被子”故事的时代价值;同时,通过对总书记在沙洲村考察线路的还原,使“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和陈列馆之间有机互动、相得益彰,进一步擦亮“半条被子”故事品牌,打造好沙洲村新时代红色地标。
三是宜章县烈士纪念设施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需按程序报国家有关部委批复同意后方可开展建设,建议郴州市及宜章县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发改部门将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储备库。
四是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任务,文旅部2022年12月发布《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公布了10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湘潭韶山市为我省唯一入选单位。省直有关部门将适时组织指导郴州积极申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单位,建议郴州市结合自身财力加强谋划,合理编制建设总体规划。
四、关于支持郴州深度融入重大战略
项目资金方面,积极争取重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2020年支持郴州市安仁县大金山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4780万元,2021年支持郴州市苏仙工业集中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孵化基地工程项目2500万元,2023年申报临武产业开发区集中供气工程、永兴经开区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等2个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7309万元。下一步,将用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鼓励支持郴州与赣南地区拓展领域、创新方式、探索路径,加强跨省区域合作;利用全国两会、联席会议等平台,积极对接争取国家对包括郴州在内的我省湘赣边革命老区享受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政策;支持郴州密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提升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综合承载力。
五、关于支持郴州革命老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一是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督促指导永兴经开区2021年获批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废有色金属资源再生项目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积极争取在全国宣传推介典型经验。省财政目前正会同省自然资源厅,根据国家通知要求,组织郴州市联合衡阳市申报中央2023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指导两市编制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
二是鼓励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根据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分工方案》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实施办法等政策,明确按照“自上而下”的试点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在充分考虑各地自然资源禀赋本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践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不限沿长江流域11省市)选择10个左右地级城市,研究形成试点初步名单,列入初步名单的地区再开展正式试点申报。但在2022年9月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国家长江办表示出于综合考虑,暂缓国家试点城市的申报和筛选工作。我省暂未启动申报和筛选省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的相关工作。当前,我省正在研究编制《湖南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将细化任务责任,从政策层面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推进机制,探索经济落后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提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地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议扎实推动本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壮大生态产业,积极探索不同方式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和模式,注重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以产业化利用、价值化补偿、市场化交易为重点,探索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的开发利用路径,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积累条件。
三是支持生态富民产业加快发展。郴州是我省重点林区,也是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市。根据我省财政支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精神,省财政设立了湖南油茶产业基金,投资湖南油茶及相关产业,探索以扶持龙头企业上市为核心目标的产业布局思路,以优势地区优先发展为核心目标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头部企业群的上市,整体拉动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油茶产业基金首期存续期限8年,基金目标规模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05亿元。2022—2023年,累计投入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油茶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竹木产业发展及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专项资金、省级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547万元,支持郴州市油茶、竹木、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特别是在资金安排方面对桂阳、永兴、安仁、桂东等林业产业发展核心县、重点县给予了重点支持。目前省财政正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抓紧研究设立省级引导基金,通过“母基金引导,子基金直投”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源向全省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集聚。下一步将继续重点支持郴州市发展油茶、竹木、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发展,当前,临武、资兴、宜章等县市区已被纳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在项目安排、资金奖补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