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73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7 11:37

《关于加快培育新消费企业助力消费恢复与扩大的提案》的答复:

近年来,在新人口结构变化、移动支付、物流终端和新科技应用的催化下,以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消费蓬勃发展,成为支撑消费增长的强劲动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消费的培育,从消费政策、消费环境、消费平台、消费品牌、消费人才等多方面,积极推动新消费迎来快速发展的窗口期。

一、突出政策引导。为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持续激发消费活力,2021年,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的实施意见》,去年,又相继出台稳增长20文旅20恢复和扩大消费20等促消费政策,加快推进新消费场景和平台创建。今年初印发《激发需求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发展数字、绿色、健康、国潮消费,打造智慧+”“景区+”消费场景,培育新消费品牌创新城市。研究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和绿色智能家装样板间打造,促进新型消费。在积极推进新消费发展的系列政策指引下,新消费迅速崛起,长沙已成为中国城市新消费发展现象级样本典范。

二、抓好环境服务。深入支持推进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强化智慧化商业体系构建,五一商圈获评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海信广场获评全国示范智慧商店,此外,还培育两个省A级、5个省B级智慧商圈。加强商贸流通建设,全省7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实现所有建制村直接通邮、所有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长沙、岳阳、湘潭、郴州4个城市先后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长沙、怀化入选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开展放心消费行动,累计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单位8584个、创建商圈(街区)106个、集贸市场197个。提高消费维权效能,2023年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4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9761万元。

三、强化平台促进。长沙在全国首创成立新消费研究院,设立专项新消费产业基金,全方位服务新消费企业。由政府和市场双主体共同发力,以共创、共生、共享的价值理念,为新消费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孵化与发展服务,目前长沙已成功培育出80余个新消费品牌,吸纳青年就业逾10万人,综合营收超过百亿元。进一步强化平台赋能、数字赋能。推动电商平台下沉,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供需对接,兴盛优选上线乡村振兴馆,全国首家邮乐直播产业基地落实长沙,京东联合十八洞村上线首家村级特产馆。打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元宇宙馆、湘潭万楼等数字文旅盛宴。成功举办全国开源和信息消费大赛、第五届智赋万企新型信息消费大赛等,开设健康养老赛道,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涉老领域应用。

    四、加强品牌培育。把握新零售网红品牌培育,加大对新消费新零售品牌支持力度,在湘品进商超,万企促振兴”“湘品上高铁,直通千万家”“湘品入名店,营销大升级等行动中,重点引导本土消费品牌,特别是新零售网红品牌。组织开展2023年度湖南名品评价活动,从质量保证、质量水平、产品创新、产品知名度和产品贡献度等五个维度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引导企业加强对专利、技术等投入,加强产品创新,共确认73个湖南名品,文和友作为新消费品牌代表入选。积极推介九芝堂、湘绣研究所、十八洞村酒扬帆夜市张家界旅游等湖湘消费品牌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进一步凝聚品牌发展共识,营造品牌创建氛围,展示品牌建设成效,实现了品牌助力

五、推进人才助力。组织开展智汇潇湘博士潇湘名企行等系列引才活动,帮助各行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以线上平台+线下市场双轮驱动,大力推进我省零工市场建设,帮助企业解决灵活用工问题。线上方面,依托湘就业平台搭建湖南零工市场线上专区,以省级零工平台网络为牵引,汇集省本级、14个市(州)和122个县(区市)的资源,构建“1+14+N”服务平台网络体系。线下方面,全省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打造了模式有不同、服务有侧重、对象有区分的零工市场(驿站),实现县域全覆盖。其中,长沙市天心区新消费零工市场重点聚焦新消费产业发展,服务区域内茶颜悦色、超级文和友等众多新消费品牌用工需求。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十五五扩大内需战略研究,下一步,将结合湖南地域特征、产业特色和城市特点,加快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新消费品牌孵化推广,老字号守正创新,进一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202466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737号提案的答复

3333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