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86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10-16 16:32

关于支持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建立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我委正在积极推动绿心地区加快绿色转型发展,《长株潭生态绿心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呈报国务院,争取尽早批复。《实施方案》中明确,依托绿心专门管理机构,统筹推进绿心规划编制、改革创新、政策落实、项目实施等日常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参照长三角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机制,积极探索构建长株潭生态绿心管理新模式。

二、关于加强规划引领,统筹片区布局。一是关于绿心规划。202543日,《长株潭生态绿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印发实施,制定了绿心项目准入管理办法、核心保护区正面清单、融合发展区负面清单,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配套政策,正在加快编制12个单元详细规划、18个单元村庄规划,制定风貌管控导则,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水系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二是关于明确南部融城片区的规划定位。57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五个一体化空间布局和优化策略。其中,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定位为城市新城片区,与湘江科学城、湘潭岳塘产业片、株洲北斗产业园等肩负着产城协同、促进三市边缘区逐步转变为融城核心区的重要职能。下一步,我委将配合省自然资源厅抓紧组织编制《长株潭生态绿心国土空间规划(2024-2035年)》,指导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长沙南部融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一步明确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推进长沙奥体公园、国家医学中心、大数据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从规划层面形成合力,推动片区整体发展。

三、关于强化政策支持,赋能产业发展一是关于南部融城片区同等享用湘江科学城有关政策。湘江科学城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谋划打造的重大科创平台,长沙南部融城片区是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前沿阵地,两大片区在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面各有侧重、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在湘江科学城开展科创飞地建设先行先试、改革示范,推动长沙南部融城片区与湘江科学城加强联动合作,通过在湘江科学城内建设研发总部、平台、基地等方式,共享湘江科学城专项政策。同时,支持长沙南部融城片区用好用足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现有政策,推动一江两岸、一体两翼协同发展。二是关于在产业发展方面给予支持倾斜。《长株潭生态绿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提出支持长沙南部片区谋划高效协同的产业空间,天心区重点发展生命科技、生物制造、大健康产业,雨花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行区。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工商联等部门,落实《湖南省省级及以上园区主特产业指导目录》,持续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提高园区的规模工业占比;实施产业育新培强工程,着力提升天心经开区、雨花经开区五好园区产业集聚度;落实千亿级企业培育发展专项政策,支持存量企业扩能提质,培育一批国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长沙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创建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利用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会、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投洽会等重大招商经贸活动平台,加大长沙南部融城片区相关产业招商力度。

四、关于聚焦品质提升,加速片区建设。我委和省一体化中心将持续推动南部融城片区公共设施布局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加快推动融城片区国家医学中心、奥体中心、南华大学长沙科教园区、湖南省体育训练基地、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长郡中学新校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目前,长沙奥体中心已于427日开工建设;长郡中学新校区已完成立项等相关工作,计划2026年秋季开学;花博园项目总体概念规划、首开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湖湘馆概念方案和水系统专项规划已形成阶段性成果。二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G640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至长沙绕城高速白竹收费站(红旗路南延线)、G107雨花区三字墙至昭云路段(含昭云大道)正加快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支持G354长沙市雨花区洞井至天心区大托铺段(万家丽路快改)等项目优先纳入十五五规划并提前启动前期工作;湘江南路景观道已按近期方案完成建设,暮坪湘江特大桥顺利合龙,昭云大道正式启动建设,红旗路南延线施工单位已进场,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进入前期审批阶段。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轨道交通5号线和7号线、融城干道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文化艺术中心、长株潭规划展示馆等项目落地,全力推进片区发展提质升级。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861号建议的答复

3382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