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美好新生活——通道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19-10-25 11:38

    ▲坐落在溪口镇政府边上的溪口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万佛山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独坡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本文图片均由县易迁办提供)

  “搬迁后我和妻子成了耶啰耶兔业发展有限公司饲养员,两人加起来每个月都可以拿到七八千呢,孩子读书也方便” 10月23日,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杨光俊乐呵呵地对怀化市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负责人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甜如蜜,感谢党的好政策!”

  好政策,指的是党和政府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通道侗乡,727户3133名像杨光俊一样的贫困群众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从原来的“穷窝”搬到了交通方便、配套设施完善的安置点,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用心谋划 因地制宜打造搬迁地

  金秋时节,走进县城东环路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数栋新楼矗立在路边,砖房外贴着崭新的瓷砖双江镇新塘村贫困户欧阳永良去年底搬到新房,“从山上搬下来,房子就在公路边,做什么都方便。”

  之前,欧阳永良祖祖辈辈住在深山里,交通不便他们一家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政府提供了自建、乡镇集中安置、县城集中安置3套方案供其选择。他选择县城集中安置,去年搬到崭新的楼房里过了一个热闹年

  “所有设施设备统一配齐,我是拎包入住的”欧阳永良喜不自禁地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通道的一些深山沟里“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中央出台“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政策后,通道将此项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帮助群众挪出“穷窝”。

  精准识别搬迁对象通道严把政策抓识别,秉承“选定区域,后定对象”的原则,重点将地质灾害点、交通极度不便、生态脆弱点和限制开发点等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域列入搬迁范围,按照农户申请、村委会初审、乡镇审核、县扶贫办核查、县政府审批等程序,精准识别出搬迁户727户。

  因地制宜打造搬迁地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尊重群众意愿、灵活选择地点”的思路,通道易地扶贫搬迁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集中安置点选址在县城、集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建设,分散安置插花在中心村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点建房

  同时,结合地方侗民族特色,统一设计风格样本户型图引导分散建房户投工投劳与技术委托建房模式相结合,由监理公司和乡镇政府监督,搬迁户和施工方签订施工协议,从而保障建设质量、进度和风格,降低建房成本,促进了搬迁工作,顺利推进。

  位于S221省道旁的万佛山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是通道重点打造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的亮点工程之一结合旅游发展产业,通道将该镇住在山里、出行不便、资源贫乏的杨光俊等34余户贫困户搬迁到景区侗寨。

  走进安置点,一排整齐的富有侗族风格的房屋映入眼帘,青砖黛瓦、窗明几净,文明和谐之风扑面而来,让人备感温馨……恰逢周日,安置点楼下的花坛边,几个孩童嬉戏玩耍,搬迁群众在此话家常谈及搬迁后的生活,人人赞不绝口,个个喜上眉梢。

  “幸福生活从搬迁开始!”新房子,新工作,新生活,对于杨光俊等搬迁的贫困户来说,日子翻开了新的一页

  强力推进 项目攻坚打硬仗

  通道东环路二期集中安置点是省市2018年重点督办项目,规划建设4栋楼、面积14031平方米

  为了确保如期完成建设和搬迁,通道开展了30天大会战,由县委书记挂帅,集中力量、倒排工期,确保了119户428名贫困群众如期搬家,在新房欢欢喜喜过年

  悠悠万事,脱贫为大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七个一批”中的难中之难,通道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了县委书记牵头、县长任组长的工作班子,构建了“县委县政府负总责,领导小组牵头协调、联席办具体组织、县直部门和乡镇(村)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先后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以及推进会、调度会、现场会,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翻开通道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台账发现,县委书记印宇鹰、县长杨秀芳先后30余次深入易地扶贫搬迁一线调研指导,并对全县所有集中安置项目进行重点检查

  同时,县里组织专门力量,抓好大巡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省、市常态化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督办,重点抓好进城购房安置,因基本情况了解不全等原因造成错定而清退户的资料完善和资金回收工作县纪委监委建立了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反映平台,重点监督易地搬迁对象识别和实施;县委开展了专项巡察,建立县、乡、村联合调查机制,确保实施精准、推进顺利。

  县里还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联席办公室,分别从发改、扶贫、住建、财政、国土、人社等部门抽调15名骨干,负责组织和推进易地搬迁工程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党委书记总牵头,乡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易地搬迁工作班子,并确定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本地的易地搬迁工作。

  “成非常之业必行非常之举”2017年,通道7个乡镇集中安置点开工建设,县委、县政府集中县发改、扶贫、住建、财政、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联合办公,开通项目审批快速通道,第一时间完成了项目的相关手续。

  去年东环路二期集中安置点开展的30天大会战,该县科学调度,做到室内外工程交叉施工,基础设施同步推进,机械不停工、人员三班倒,使项目从开工到封顶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全部完成了楼房主体建设,创造了通道速度

  用情帮扶 确保“稳得住、能致富”

  10月21日,在该县独坡镇盛鑫电子厂扶贫车间里,独坡镇木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能军正在忙碌他说,被确定为搬迁对象后,在党和政府帮助下,他到扶贫车间上班,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离家又近,上班顾家两不误,我们很满意。”

  这只是通道易地搬迁户脱贫的一个缩影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用情帮扶,结合不同安置方式和搬迁对象的实际情况、个人意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逐户制订后续发展帮扶措施,帮助易地搬迁贫困户“拔穷根”。

  就业增收脱贫通道引进12家汽车零配件企业,120名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顺利就业,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在县溪镇、播阳镇解决就业岗位200多个,扶贫特岗安置搬迁户就业136人。统筹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场主培训,对搬迁户开展“订单式”、“自主式”技能培训,达成“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依托县内劳务公司,将培训后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直接推荐到沿海优势企业目前,该县搬迁人口外出务工劳力有690人,受益家庭608户1642人。

  产业扶持脱贫通道培育确定了三大重点产业和14家“四跟四走”产业扶贫企业,涵盖搬迁户455户1979人;光伏产业帮扶涵盖搬迁户33户116人;村级产业园入股分红涵盖搬迁户480户2128人。依托区域特点,超前规划设计建设产业扶贫门面等,形成资产收益量化分配到户,增加搬迁分红受益

  “党的政策真是好,我们从山里搬出来,在这里生活很方便,小孩上学、老人看病都非常近,非常方便”国庆前夕,通道播阳镇易地扶贫搬迁专干来到该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展定期走访,与搬迁户交流谈心,了解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情况。搬迁户杨正智谈起如今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播阳镇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建设扶贫车间2个,解决了搬迁户100余名劳动力就业,真正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我们都是从各个偏远山村搬来的,入住两年都彼此熟悉了,在一个地方居住就是一种缘分,大家都很珍惜”县溪镇教场头集中安置点搬迁户伍子品热情地介绍小区里的情况,细数着来到新区生活的变化。她说,文化生活很丰富,县里还有专业人员下来指导,这里的搬迁户都是勤劳的人,环境卫生也有专人管理,邻里和睦,其乐融融

  目前,通道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调节器”功能,建设了集中安置点管理服务中心、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等,在安置区完善物业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培育良好风尚,促进搬迁户融入当地生活,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文/肖军 吴祥淼)




“搬”进美好新生活——通道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104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