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
■ 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
■ 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
——习近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奉永成 陈淦璋 黄婷婷
10月13日清晨,露水还挂在树叶上,浏阳市张坊镇富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彭文强家的小院已经醒来。几只蜜蜂在空中飞舞,有小鸟在歌唱,彭文强拿着镰刀出门去割鱼草了。
彭文强家坐落在罗霄山脚下,靠山吃山,驻村帮扶工作队引导彭文强利用扶贫产业资金,因地制宜,养殖蜜蜂和泉水鱼,一举脱贫致富。
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湖南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机制体制,构建以“1+10+17”(1为总纲、10为保障机制、17为行业部门支持政策)为主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撑体系,打出一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在强有力的政策机制体制支撑下,全省上下奋勇攻克贫困堡垒,脱贫摘帽奔小康。目前,全省剩余的19.9万贫困人口已全部具备脱贫条件。
(10月17日,洞口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扶贫产品展销活动,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滕治中 摄)
10月15日,记者在涟源市伏口镇胡家坪村看到,村部前的公示牌十分显眼。贫困户信息,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扶贫台账,条条列出,精准到户。
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湖南从扶贫立法、扶贫考核、督查巡查、扶贫约束、退出机制、资金整合、人才支持、队伍建设、驻村帮扶、司法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聚众力,集众智。省人大常委会启动立法程序,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条例》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从机制上解决脱贫攻坚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开创了法治脱贫、法治扶贫的湖南模式。
人才支持、驻村帮扶等一系列保障机制日益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工作职责得以明确,构建了“五级书记抓扶贫”的生动局面。出台“驻村帮扶二十一条”,全省6万余名帮扶工作队员奋战在脱贫一线。
9月21日,湘乡市泉塘镇花西村贫困户贺跃平,在自家鱼塘前启动了饲料自动投食机,平静的水面顿时涌起浪花,一寸来长的鱼苗在水中跳跃,翻出无数白肚子,“白肚子”捞出来,在周边县市销售,就能变成“银票子”。依靠养殖鱼苗,贺跃平一家日子越过越好。3年前,女儿贺双代表全家,给村里写了封感谢信,主动要求脱贫摘帽。
建立健全扶贫考核、督查巡查、扶贫约束、退出机制,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湖南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开通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安排专人核查处置涉贫信访中举报的问题,强化扶贫政策落地监管。深入开展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对51个贫困县实行扶贫审计“全覆盖”。
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湖南开发“湘扶贫监测”手机APP软件,动态监测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对已脱贫人口,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不返贫;对边缘人口给予扶贫小额信贷、技能培训、产业项目等支持,防止致贫。
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湖南通过持续开展“宣传表彰一批、提拔重用一批、约谈提醒一批”工作,去年全省有52名省派驻村干部、1473名市县驻村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在全省营造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10月16日,湘西州举行“山货出湘西·姐妹来助阵”消费扶贫大直播活动,助力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售。刘振军 肖蓉 摄)
“仙气飘飘”的云顶村,风光无限,却也曾“穷得令人心碎”。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近千名游客开车至八面山脚,沿龙山县里耶镇蜿蜒往上,争相登上“云顶之巅”。
7月1日,连接云顶村的11公里炒沙路全部完工,这个原本“行路难”的深度贫困村,摇身一变为旅游村,村民们的民宿天天有客,纷纷当上“掌柜的”。
翻开湖南省交通地图,一条条农村公路,像一根根毛细血管,通到村,通到组,甚至通到贫困户的家门口。
“十三五”以来,全省贫困地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62公里,提前五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畅。
路通了,自来水也通了。眼下正是开镰收割季节,溆浦县均坪镇金屋湾村12组顿帮发每天收割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拧开家门口的水龙头,冲洗黑套鞋上的泥土。
“以前要挑水喝,来回至少半小时。”顿帮发边冲洗边笑着回忆道,碰到干旱季节,自己凌晨就要到3公里外的山沟里去抢水,村里抢不到水的男人是要挨老婆骂的,哪像现在,家家通了自来水。
“取水难,喝水难”,如何让村民不再“喊渴”?省水利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诗君介绍,2016年以来,湖南兴建农村供水工程14178处,提升1396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省58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饮水安全有保障。
一汪汪流到农户的清水,润泽着三湘大地百姓的心田;一座座高耸的电力铁塔,将澎湃电力不断输送至大山深处,点亮一个个小村庄。
通电通网后的贫困村,得以驶上电商“快车道”。
新晃黄牛肉、江永香柚、龙山百合……今年3月12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商务厅、省扶贫办指导的芒果扶贫云超市上线,这些大自然的馈赠,纷纷从直播间走出大山,“爆款”不断。
扶贫不松劲,部门在努力;万企帮万村,企业有担当。2020年上半年,我省参与消费扶贫销售和消费的企业1157家,采购扶贫产品2.25亿元,帮助销售扶贫产品1.76亿元。
在全国开展的“万企帮万村”行动中,湖南是行动最早的省份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有6165家民营企业对接帮扶8243个村,实施项目15223个,累计投入资金94.3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08.8万人。
安全饮水、农村道路、农网改造、信息网络……17个行业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每一条政策红利的释放,改变着无数贫困户的命运,三湘大地焕发新颜。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0月19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