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 长江经济带省级党报首次联合考察采访(二)

发布日期:2020-11-30 16:43

一江碧水两岸绿——长江经济带省级党报联合考察采访走进江苏(上)


    编者按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
    共饮一江水,同唱一首歌,“守护好一江碧水”。11月22日至24日,“大江奔流 携手共进--长江经济带省级党报首次联合考察采访”走进江苏,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沿着长江“空中拍、水中看、岸上走”,探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时代命题的实践成效。湖南日报从今天起分上、下两篇刊发“江苏答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曹娴
    万里长江,从雪山而来,在奔流入海前,孕育滋养了江苏这片富庶水乡。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
    11月22日至24日,长江经济带省级党报首次联合考察采访走进江苏,沿长江一线探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江苏实践”,共同唱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长江之歌”。 




    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
    长江三大名矶--燕子矶、采石矶和城陵矶。夕霞漫天,江流滚滚,三面临空的南京燕子矶呈现出“燕矶夕照”胜景。
    胜景一度“蒙污”。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的燕子矶地区,有北十里长沟西支、中支、东支等3条入江河道。由于长期污水直排,河道黑臭,严重影响长江水质。其中,西支沿线聚集了大大小小五六十家化工企业,水体颜色一天能变五六次,周边居民无奈称其为“五彩河”。
    “作为省级入江支流重点考核断面,北十里长沟西支2016年曾上交生态补偿费用5135万元。”面对考察采访团,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黎辉并不讳言曾经的生态“欠账”。
    6300余公里长江,在江苏境内蜿蜒433公里,润泽沿岸5000多万人。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靠江吃江”、一味索取,成为江苏沿江各地过去的发展通病。 




    △ 江苏南通,曾经污染严重的硫磺码头,变身一片美丽花海。
    矿石、煤炭、硫磺等沿江露天堆放,江边居民一到刮风不敢开窗;岸线过度开发,低效码头、散乱企业、围垦养殖、结构失衡让生态亮起“红灯”……许多依江而建的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滨江不见水,近水不亲水”的发展窘境。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开启中华民族母亲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征程。采访中,江苏各地领导干部不约而同地说到,江苏的转折性变化,就出现在近五年。
    长江生态环境之“病”,从根子上来说,是发展方式之“病”、发展理念之“病”。转变观念,凝聚共识,变“靠江吃江”为“靠江护江”,已成为江苏沿江各地的共同选择与有力行动。
    根治“散乱污”,告别“五彩河”。在南京燕子矶新城片区,近年来全面完成404家企业关停、搬迁、拆除,杜绝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及长江的污染,并对约3500亩土壤及地下水进行综合治理。经过拆乱整破、清淤护底、控源截污、景观提升,3条入江河道全部消除劣五类水体,水质实现稳定达标。幕燕滨江风光带、燕子矶滨江公园成为“城市会客厅”、市民休闲地。
    南通在江苏省率先实施滨江港区整体搬迁转移与业务转移,促进老港区有序退出与港产城融合发展。破解“化工围江”,几年间,南通取消2个沿江化工园区定位,关停化工企业396家。“搬迁化工企业,困难很多,但是大家理念变了,思路一变天地宽。”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理办公室主任成宾深有感触地说。


    从“生产岸线”到“生态岸线” 




    △ 南京江宁滨江广场
    初冬时节,从南京江宁滨江广场远眺,新济州国家湿地公园如同嵌在长江上的一块“绿宝石”。
    新济州为江苏长江第一洲,曾经疏于管理,岛上渔民滥捕滥伐严重。这些年,通过实施生态移民、综合治理,新济州打造了栖息地与景观质量提升区、长江下游湿生植物资源库建设区等六大功能区和一个生物多样性展馆,现已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种。
    从南京而下,大江两岸,一条条生态绿廊、一座座滨江公园映入眼帘,移步换景,风光宜人。




    △ 江苏省张家港市双山岛生态保育基地。
    张家港市因江而兴,其成长离不开长江的赠予,现在逐步对母亲河进行回馈反哺。原本遍布码头、工厂的江岸,如今成为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地毯”。
    “昔日‘生产岸线’变为‘生态岸线’,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张家港市发改委副主任徐道娟介绍,近年来,张家港加快实施产业腾挪,复原生态自然循环。张家港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率从60%以上降至40%以下,生态岸线占比提升至50%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维持在61.1%。
    11月以来,长江南通段,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不时跃出水面,被当地居民用手机记录下了嬉戏玩耍的画面。这些“微笑精灵”,是长江生态环境改善的最佳见证者。
    2016年以来,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南通市五山及沿江地区腾出修复岸线5.5公里,建成军山绿野、龙爪岩滨江风光带等一批生态景观;新增森林面积约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初步形成林地、自然保留地、湿地、水体层次互生的生态体系,有效促进了长江岸线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2018年,狼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全票通过专家评审,“生态伤疤”蝶变“绿色氧吧”。




    △ 大江东流,岸绿景美。
    面向长江,鸟语花香。南通市将生态修复完成的区域内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沙滩、足球场、滑板场和11.5公里慢行步道等功能配套同步到位,人们可以随时走进城中森林,欣赏长江碧波。
    江上水清鱼跃,堤内岸绿景美。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的江堤上,“沧桑巨变 流连忘返”八个绿色大字是长江蝶变的高度概括。在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前,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打卡”,合影留念。

    [责编: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湖南日报 | 长江经济带省级党报首次联合考察采访(二)

1397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