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罗霄山脉腹地、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森林覆盖率达85%,因为空气中冠绝全国的负氧离子含量,因此,荣膺“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中国最佳消夏避暑旅游名县”,来此赏绿吸氧,过滤心肺,成为最时尚的游法。
淳朴的桂东人还格外珍惜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近年来更是强化“生态立县”,先后投入3.56亿元,建设公益林、防护林,实施退耕还林,治理沤江流域水土流失等等。
保护生态,不能让老百姓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桂东县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民自愿按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方式入股,引导群众种植花卉苗木、茶叶、果树、中药材等,发展绿色产业,仅发展富硒茶叶的面积就达8.8万亩,年总产量可达2600吨,总产值可达3.6亿元,去年就直接带动了3万多农户脱贫致富,并使桂东县一举成为全国的重点产茶县。同时,桂东还引导村民将生态景点建在产业链条上,先后建成“百户农家养生休闲避暑山庄”、“百里花卉苗木观光园”等30多处生态景点。
桂东不仅有良好的生态,还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颁布地、红六军团誓师西征的始发地、井冈山第二次会师地(唐家大屋迎回红军大队)等红色故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桂东县充分挖掘这些发展潜能,先后新建、修葺了“第一军规广场”、“红六军团誓师西征雕塑”等20多处红色景点,完善了红色旅游配套设施。
与此同时,桂东还注重将古朴浓郁、多彩多姿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桂东的汉族、畲族、瑶族等民族有机融合的多元化客家文化村寨星罗棋布,板凳龙、采茶调、禾苗节、神龛雕刻、黄糍粑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耀眼夺目,唐宋服饰、明清建筑、魏晋歌舞等遗风随处可见。这些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也被转化为桂东的发展优势。桂东县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有大小农家乐2000多家,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村民超过1万人,至少带动了2万农民发展富硒种植养殖业,以及从事剪纸、刺绣、蜡染、雕刻等特色经济。
为了彰显桂东的“红、绿”产业潜能,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桂东县还积极倡议湖南东部平汝高速公路沿线的8个县成立“大湘东旅游产业联盟”,意在通过“优惠政策、旅游资源、信息、游客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旅游经济带。为此,桂东县正在筹办“2015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中国(桂东)首届养生休闲避暑节”,将以“重温红色记忆·畅游美丽桂东”为主题,举办“万辆自驾车畅游美丽桂东”等系列活动,助推旅游升温。天蓝、水净、地绿、百姓乐的桂东,犹如巨大的磁场,越来越吸引着八方游客。(桂东县发改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