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围绕提高供给质量,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僵尸企业:指已停产或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政府补贴或银行贷款存在的企业。
4、“1274”行动:2015年11月12日省政府印发《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要加快发展12大重点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农业机械),大力实施7大专项行动(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制造+互联网+服务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制造强省4大标志性工程(标志性产业集群、标志性产业基地、标志性领军企业、标志性品牌产品)。
5、现代服务业10大重点产业:《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湘政办发〔2014〕47号)中列出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消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现代金融、研发设计、商贸商务、节能环保服务、健康服务和养老产业十大服务业重点产业。
6、“313”投资计划:推进30个重大工程、1000个重大项目,带动全社会投资3万亿元左右。
7、“百城千镇万村”工程:依托现有104个县级以上城市和1001个县以下建制镇的城镇辐射区域,选择10000个左右的村率先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
8、“百企千社万户”工程:发展100家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1000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支持10000个以水稻种植为主体、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
9、“百片千园万名”工程:抓好100个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片,创建1000个农业示范园(场、区),组织10000名以上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
10、“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公共租赁房建设和农村危房、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城市供水、供气和城镇污水、垃圾治理设施建设。
11、“三通四化”:公交、健康和社保一卡通,交通一体化,户籍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统一规划基础上的地名一体化。
12、PP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
13、“六位一体”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即报关、报检、信保、金融、退税、物流6个服务一体。
14、“破零倍增”:进出口实绩为零的县市区、园区、外贸备案企业、有外贸潜力的内贸企业实现进出口零的突破;有进出口实绩的县市区、园区和外贸企业实现进出口实绩翻番。
15、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16、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集中两到三年时间,重点扶持100个创新创业园区、建设3000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引进5000家以上创新创业企业,为全民创新企业搭建良好平台。
17、飞地经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甲乙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利用税收分配、政绩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的利益机制,扩大两地合作广度和深度,实现互利共赢。
18、节能、节水“领跑者”制度:通过确立行业标杆,即现有最高能效标准,然后强制要求其他企业相关产品向其看齐,从而提高整个行业产品节水节能水平。
19、“多规合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合一。
20、“一市两县一片”:即张家界市、石门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和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21、“雨露计划”:是以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就业为核心,以政府财政扶贫资金扶持为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资助、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培养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等途径,扶持和帮助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发展机会和提高劳动收入的专项扶贫措施。
22、“两后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
23、“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综合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