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交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经验,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湖南省市场监管局现发布各地制止餐饮浪费第三批典型经验做法如下:
一、益阳市多措并举打造制止餐饮浪费“新食尚”。益阳市市场监管系统压实平台责任,召开3场电商平台行政指导会,明确其制止浪费的责任义务,督促平台加强对入驻商户的管理,从源头落实节约措施。创新宣传模式,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垃圾分类”标语印制于外卖食安封签上,覆盖2674户餐饮店,累计使用20万余条,使每份外卖成为流动宣传载体,提升公众认知。推动门店推行“小份菜”“半份菜”,线上线下同步宣传节约理念,通过倡议书、海报、案例曝光等方式引导理性消费,并联动行业协会推广经验,形成行业自律。
二、长沙市多所学校“称”出粮食节约新风尚。长沙市实验小学、雷锋新城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通过配发刻度回收桶、设置电子称重台等方式,实现餐饮浪费量化,并将浪费情况与班级荣誉挂钩,让节约从道德倡导转为“文明比拼”,有效激励学生自觉制止餐饮浪费。长沙市实验小学2024年餐饮剩余量从每年3万斤降至1万斤,每日人均剩余量仅25克;湖南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全校剩饭率同比下降62%,三年累计表彰42个文明班级、280名“光盘之星”。
三、邵阳县发改局多举措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推行“五代”社会化服务:建设产后服务中心,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优化产业链,让农民省心省力。规范收购流程:出台多项政策,严格执行“先检后收、溯源管理、优粮优价、应收尽收、分仓储存、分类处置”政策,强化入库整理与分类储存。升级智能仓储: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完成粮库信息化改造,严遵储粮规范,储存损耗率低至0.02%。改进加工工艺:倡导适度加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提升效率并减少加工损耗,促进粮食质量提升、全链条节粮减损和效益优化。
四、衡南县市场监管局通过老少互动开展现场教学。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粮食加工厂亲眼见证粮食从原粮到成品的复杂加工过程,亲身感受每一粒粮食背后凝聚的辛勤劳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反粮食浪费及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意义。同时组织孩子们走进敬老院,听老人讲述过去艰苦岁月里珍惜粮食的故事和经验,以亲身经历感染下一代,用行动书写着尊老、爱粮的温情篇章。
五、邵东市市场监管局多维度发力构建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实施“宣传引导 + 精准监管 + 教育赋能”三维联动机制,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创新 “15分钟微宣讲” 模式,将执法监管与宣传教育有机融合,普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法律法规知识。采用简易执法程序实现即时整改、即时处置、即时惩戒,提升监管效率,形成良性互动。聚焦校园餐饮场景,推动辖区学校食堂精细化供餐,并将防止食品浪费的理念融入课程教育。
六、湘西州以餐盘“小舞台”、校园“大行动”培育粮食节约新风尚。湘西州溶江小学充分利用“开学季”学生集中就餐、“美食节”餐饮消费集中等特殊节点,通过趣味短视频、校园广播站、班级小主播等形式,广泛传播反餐饮浪费知识;吉首市乾元小学创新推出“一尺丈量”行动,在每餐结束后,用卷尺测量每班剩菜桶内剩余食物高度并进行记录,每周评选出“节约粮食标兵班级”。
七、长沙市机关事务局奖罚并行,弘扬节约传统。开展“光盘光荣”“光盘有奖”活动,对所有就餐光盘人员给予适当形式奖励。实行浪费处罚,在食堂自助餐区设置刻度秤,对退餐超重的,予以加刷1元处罚,对浪费行为在食堂显示屏曝光批评。严格项目考核,修订劳务团队考核办法,将反食品浪费工作纳入项目验收工作范畴,推动齐抓共创。机关食堂大米、食用油用量及餐厨垃圾总量均较去年同期下降,年度库存损耗量连续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