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城市地下脉络

发布日期:2015-02-09 09:48

  悬

  莫让一团乱麻的地下管网变成城市“定时炸弹”

  朱慧卿绘(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我国城市对地下管网建设有着实实在在的需求,开发管网产业这个巨大的“地下宝藏”,提高管网建设水平,城市将会更宜居、吸引更多产业聚集

  排水不畅生内涝

  地下管网大部分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敷设,超期服役、超负荷运转

  两年多前的那个雨夜,让北京的李新(化名)至今心有余悸。

  “跟朋友进饭店吃饭的时候雨还没下大,我们就把车停在马路边上。”没想到吃完饭出来,街上已是另一番景象,积水齐腰,李新也是凭记忆才找到了停车的位置。“下水管道不仅不下水,反而咕嘟咕嘟往外冒水。”

  李新和朋友把车往外推。“所有的车都挤在一起,一公里的路愣是推了两三个小时”,李新回忆,朋友当时开玩笑说:“吃的饭全白吃了,都给你干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新去送修。到了修车店,几乎全是泡水车。“排在我前面的小伙子刚花了14万元买的斯柯达明锐,修理得花12万元。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报废。”

  那一夜,北京有近3万名车主遭遇了像李新那样的损失,仅保险公司统计的车辆损失金额就高达2.2亿元。如果有通畅的下水道,这些损失也许可以避免。

  近年来,不少城市由于排水不畅,逢雨必灾,内涝严重。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351座城市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2008年至2010年有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发生3次以上内涝的城市有137座。

  除了内涝,城市地下管网时常发生的塌陷、爆炸、污染事故,也让城市中的人们不得安宁。“我国地下管网大部分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敷设,存在着超期服役、超负荷运转等问题,已进入事故多发期。”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学军说。

  马路拉链令人烦

  8大类20余种地下管线隶属于不同单位,经常出现修了燃气管挖断自来水管的事

  除了各种突发的安全事故外,由于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管网频繁进行的维修和养护,也让百姓颇感头痛。

  “小区附近的马路,挖了填填了挖,成了一条大拉链,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提起地下管网,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附近的张先生直叹气。

  住建部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8大类20余种管线及其附属设施。这些管线隶属于不同单位,缺乏统一协调,经常出现修了燃气管挖断自来水管的事。

  另一方面,由于养护不到位,我国城市管网漏水漏气现象普遍存在。2010年,我国城市供水漏损率为瑞典的11倍、法国的8倍、美国的2.7倍,每年漏损量超过100亿立方米,造成严重浪费。

  有着10多年管道维修经历的北京某物业公司史经理告诉记者,很多发达国家都在地下建立综合管廊,市政、通讯、给排水等管线集于一体,统一规划管理,改变各自管道各自建设、维护的混乱局面。“综合管廊是地下管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管网改造需巨资

  单是将已有的四类主要地下管网改造为综合管廊,所需资金就达近4万亿元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城市管网建设的支持力度。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

  “未来10年,我国地下管网体系建设将进入黄金发展期。”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智介绍说,我国城市对地下管网建设有着实实在在的需求,开发管网产业将是一笔巨大的“地下宝藏”。

  而从发展角度看,地下管网这类基础设施具有保障性,随着管网建设水平的提高,城市将会更宜居、吸引更多产业聚集,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所需资金十分惊人。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11年底,中国城市仅供水、排水、燃气、供热四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如果按照综合管廊的设计模式,将这几种管道设计为一体,建设管廊长度约为37万公里左右,在不计算拆迁等成本的情况下,所需资金就将达近4万亿元。“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民生支出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很难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来解决地下管网建设资金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说。

  社会投资有戏唱

  政府要做的,就是搭好平台、做好规划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城市管网建设主要不是通过政府自身投入实现的,而是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而我国在地下管线市场化经营方面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城市公共事业一直采取国有资本经营、地方政府运作的发展模式。

  白景明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像地下管网这种相对“短缺”的基础设施,会成为社会新的投资兴奋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既可以破解管网建设的资金瓶颈,又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只要辅之以恰当的政策引导,地下管网产业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记者注意到,在近期国务院出台的众多城市管网建设政策措施中,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比如,《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管廊建设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试点。

  “政府要做的,就是搭好平台、做好规划,让社会资本安心唱戏。”白景明说。



打通城市地下脉络

68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