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怀化国际陆港为核心,打造湖南西部经济协作区的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建立健全机制加强对接协调
推进形成湖南西部经济协作区,有利于加速资源要素集聚,强化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考虑到所提湖南西部经济协作区涉及多个市州,建议按程序报请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建立省级区域协调机制。省直相关部门将按职责分工要求抓好落实。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是云南省谋划推动的,以云南为出境节点的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主要可以由三个方向进行推进:一是中老泰方向的铁公海联运:昆明—西双版纳磨憨口岸(中老铁路)—老挝万象—泰国廊开—泰国曼谷—泰国拉廊港。二是中缅方向的铁公海联运:昆明—德宏瑞丽口岸/临沧清水河口岸—缅甸腊戍—缅甸曼德勒—缅甸仰光港/缅甸皎漂港;昆明—腾冲猴桥口岸—缅甸密支那—缅甸曼德勒—缅甸仰光港/缅甸皎漂港。三是中缅方向的公水海联运:昆明—德宏章凤口岸/临沧清水河口岸—缅甸腊戍—缅甸曼德勒—缅甸仰光港。但目前上述三个通道面临通道所在缅甸等国家政局不稳定,铁路建设投资时间长、投资金额巨大,尤其跨境基础设施的制度衔接也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尚未将其纳入国家级通道。省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支持怀化与昆明、瑞丽等城市的沟通衔接,待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逐步成熟后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争取将怀化列入节点城市。当前,广西省立足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建立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都属于国家级产业合作区,如需建立协作联席会议机制应主要由广西省牵头实施,省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加强与广西发展改革委的对接,帮助协调相关产业合作事宜。
二、关于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关于编制大湘西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我省于2021年编制印发了《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立足湘西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关于建设湖南—东盟特色产业园,省商务厅积极支持邵阳等地建设东盟特色产业园区,积极争取东盟国家来湘设立领事机构,支持东盟各国商协会或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来长沙设立代表处,组织园区参加国家级品牌展会和我省经贸活动,鼓励市州探索与新加坡等国家(地区)开展园区对接合作,推动境内境外园区联动发展。关于给予资金土地政策支持,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在2022-2026年省级财政每年切块1亿元、单列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2亿元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明确将怀化国际陆港规划建设项目纳入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在调区扩区、项目申报审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耕地占补平衡直报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关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我省设有湘西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每年给予3-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湘西地区产业发展。关于出台对以怀化国际陆港为到发地的卡班运输车辆实现价费补贴或优惠,根据国家“公转铁”“公转水”的要求,加之公路运输已高度市场化,暂时难以予以政策补贴。
三、关于畅通综合交通运输通道降低物流成本
近年来,我省全力支持湘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桑植至龙山高速公路等在建项目建设,已将吉首至凤凰融城大道等37个718公里干线公路纳入省“十四五”规划,拟给予国省补助17.2亿元。至“十四五”末期,将实现湘西地区国道三级以上标准贯通,机场、高铁站、重点港口、省级产业园、重要乡镇二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连接主要旅游景点公路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省交通运输厅已将湘西地区旅游资源产业路1085公里、乡镇通三级公路276公里和新村与撤并建制村间连通路280公里纳入省“十四五”规划,拟给予国省补助14.7亿元,到2025年,实现现有省级及以上旅游资源点、农林牧渔乡村特色产业点双车道公路全覆盖,基本实现三级以上公路乡乡通。关于培育湖南西部地区大车队市场主体,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相关部门将积极支持我省西部地区物流企业发展,支持探索成立湖南西部地区各市州“大车队”市场运营模式;以11个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增长点为重点,开展供应链和产业链融合试点行动,鼓励生产型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优化物流流程、共建设施设备、对接信息系统,推广一体化、柔性化、智能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四、关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大湘西片区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大湘西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发展,邵阳发制品、祁阳轻纺制鞋-纺织等产业集群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邵东小五金、新邵县铜铝资源循环综合利用、邵阳县油茶、江华县智能小家电电机、蓝山县轻工轻纺-皮具玩具等产业集群进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永州特优中药材植物提取以及道县光电显示、邵东市箱包、隆回县金银花和龙牙百合高值化利用、宁远县锂电材料、靖州茯苓等产业,分别被列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对象。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畜牧业绿色养殖和种养循环发展,持续开展省级领导联系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工作,16位省级领导联系18个万亩示范片,推动形成了“五级书记”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格局。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完成早稻移栽面积1813.3万亩,超计划目标13.3万亩。相继开展稻渔稳粮增收促进行动,创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市、区),培育湘西高山禾花鱼综合种养优势带,充分释放了“增渔增收、节地节水、循环高效、绿色生态”的叠加效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推进畜牧业绿色养殖、种养循环发展上,对怀化市给予了大力支持。2017年以来,共支持怀化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15250万元,用于规模养殖场新建改建粪污收集处理设备,养殖粪污还田、还林、还果等有效资源化利用,形成种养有机结合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2021年以来支持新晃县资金2098万元,实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项目。下一步,深入落实《湖南省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2022-2025)》,加快邵阳、永州、怀化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及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用好成员国降税承诺和我省鼓励类进口贴息政策,扩大工程机械、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与RCEP成员国在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现代农业、矿产开发、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全力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引导农户充分利用旱地、缺水田以及严格管控区,扩大旱粮种植面积;继续选择有基础、产业优势突出的县市区,挖掘稻虾产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增值潜力,拓展百亿稻虾产业片区,实现“稳粮、增效、生态、环保”的产业优势;继续支持怀化市推行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代绿色种养循环畜牧业。将结合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省级红色旅游基地创建工作,支持大湘西片区协同全省各地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文旅产品,助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五、关于设立怀化国际陆港运营风险防控办公室
关于出台《怀化国际陆港建设风险防控机制》,截至今年5月份,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7万余家,拥有企业3907家,2023年实现技工贸收入893亿元,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当前,我省出台了《进一步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和立项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办法》,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对政府投资过2亿元的项目明确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且怀化国际陆港的建设主体是怀化市人民政府,省直相关部门将加强对怀化国际陆港建设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结合怀化市政府债务水平开展怀化国际陆港相关项目的审批工作。同时,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相关部门将积极追踪研究东盟和“一带一路”北线形势变化状况以及趋势,及时对外发布相关情况,指导怀化国际陆港开展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