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丰富的二次能源,是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您的建议对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积极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围绕政策谋划、技术创新、应用示范、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我省氢能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关于坚持“高标 高效”,强化氢能产业顶层设计
我省高度重视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工作。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在全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体系下,省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将氢能产业发展纳入专班重点任务。省新能源产业链链长亲自牵头推动,专程带队赴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对接,前往长沙、岳阳等地开展调研,组织部门单位、高校院所、企业和专家召开氢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安排部署并专题讨论氢能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二是完善政策体系。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我省氢能产业发展定位、目标、空间布局、主攻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等。同时,省能源局出台《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打造应用场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制定了19条具体支持措施。
下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推动以下工作。一是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系统谋划,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和平台进入规划布局。二是进一步发挥省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作用,持续推进氢能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同谋划、同部署、同建设,加快构建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对照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三年行动方案和若干政策等文件要求,围绕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持续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二、关于坚持“优势 突破”,明确氢能产业发展重点
我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梳理省内发展基础,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一是摸清产业发展底数。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市州、部门单位和行业协会开展调研,围绕氢能制取、储运、加注和应用等环节,梳理形成省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清单。目前,我省已集聚三一集团、中联重科、淳华氢能等重点企业,持续突破制氢装备、燃料电池、压缩碳纤维氢气瓶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氢燃料电池重卡、氢燃料电池客车、大功率氢能调车机车等代表性产品,在氢能装备和材料领域形成了一定优势。二是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依托省内创新研发和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和装备攻关,推进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重型车辆等优势领域的示范应用,打造全国氢能关键材料和装备高地、氢能应用示范区。《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氢燃料电池作为电芯电池制造重点方向,加快布局构建“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关键应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省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聚焦燃料电池系统、动力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重点环节,招引氢璞创能等领军企业落地。
下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推动以下工作。一是聚焦储运装备、燃料电池等重点领域,加快重点企业招引和本土企业培育,合理布局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提升细分领域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二是围绕加氢、运氢和储氢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布局加氢站和储运装备,突破氢能发展瓶颈。
三、关于坚持“数字 科技”,实施氢能产业技术创新
近年来,我省积极落实《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及重大技术攻关、“五首”产品、创新平台建设等奖励政策,支持氢能产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一是推动技术创新。省科技厅聚焦氢能等重点领域凝练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绘制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创新图谱。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氢能纳入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等专项支持范围,组织实施了全场景氢能重卡研发、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关键技术攻关、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应用等重点项目,加快氢能领域技术攻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氢能装备纳入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方向指南,支持实施了湖南江南四棱数控氢能源储氢容器三防防护装置数控缠绕设备生产项目,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二是推动平台建设。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推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共建低碳与氢冶金联合实验室,布局了电能变换与控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燃料电池技术省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储能材料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建设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举办中部地区现代石化产业链招商推介会、新能源产业链招商推介会、先进制造新材料专题招商推介会等,为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上下游企业合作对接搭建平台。
下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推动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推动氢能领域纳入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省重点研发计划等专项支持范围,争取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国家相关专项,加快氢能领域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二是支持各类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布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协作和创新成果转化。
四、关于坚持“试点 示范”,推进氢能产业场景应用
我省积极谋划落地氢能应用示范场景,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一是科学谋划应用场景。《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将“实施应用场景示范工程”作为四大工程之一,明确提出要加快装备领域规模应用,开展交通领域示范推广,试点布局储能用能领域,拓展多元领域示范应用,以“一个氢能绿港、两条示范走廊、若干应用示范区”为重点,加快氢能应用推广。二是推进应用示范重点项目。省能源局制定《长沙-娄底-邵阳氢能高速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计划由三一集团牵头,在两年内投入50台49吨氢能重卡,打通长沙、娄底、邵阳之间的三条氢能物流运输路线,推动形成示范效应,为氢能在交通乃至更多领域的应用落地打好基础。
下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推动以下工作。一是按照《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对接,积极推动氢能在工程机械、交通、储能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二是围绕国家重点支持、湖南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领域,加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论证研究,科学布局应用终端,探索推动一批示范应用工程和项目。
五、关于坚持“人才 金融”,完善氢能产业要素保障
我省围绕人才、金融等方面协同发力,持续完善氢能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一是人才方面,省委党校安排《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党校课程,设置氢能产业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党政干部抓氢能产业的意识与能力。对标氢能产业发展需求,省教育厅指导相关高校加强氢能学科专业建设,目前共设置能源动力等氢能产业相关学位点30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氢能产业相关专业点55个,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金融方面,省财政厅在金芙蓉基金体系下,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新能源子基金,重点投向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设立“潇湘财银贷款”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为氢能等领域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低利率纯信用贷款。省委金融办持续推进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加大氢能等领域后备企业储备培育力度,我省进入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871家,其中新能源企业88家。联合三大交易所,及时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支持企业加快上市步伐,目前我省A股上市公司146家,其中新能源企业22家。举办2025年湖南省重大项目投融资对接会,推介了多个氢能产业项目。完善银行机构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数据月度报送机制,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月末,28家主要银行机构(不含外资银行和村镇银行)新能源贷款(含氢能产业)余额462.2亿元,较年初新增30.5亿元。三是企业保障方面,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落实环保与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奖补等优惠政策,支持氢能领域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相关财政税收政策。省财政厅按政策兑现市县上划省级税收增量奖励政策,激励市县可结合产业基础,统筹相关资金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省自然资源厅为氢能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做好用地保障工作,助力企业加快项目建设。
下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推动以下工作。一是发挥省新能源产业专班作用,深入一线、精准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升金融、人才、物流等方面保障水平。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园区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省预算内等资金支持。
后续,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认真吸收采纳有关工作建议,从政策支持、项目建设、平台布局、示范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